科技创新“悬一线”
——看湖南电网那些跻身全国前列的创新成果
8月26日, 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在进行电力检修演示。 记者 刘建光 摄
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走上特高压,电力检修不停电;全国*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落点湖南,电量计量更精准;电网防冰技术国际领先,电网山火防治系统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国网湖南电力所属的带电作业中心、计量中心和防灾减灾中心,到处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创新的火花,有力地保障了电网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带电机器人,守护特高压
线路工高空作业给人的印象是既艰苦又危险:在离地数十米至上百米高的电线上,手脚并用地缓步行走;如果需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作业,还要穿着厚厚的绝缘服,在高空烈日下“蒸桑拿”……
不过,在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的实训基地,记者见到了一个盒状的机器:通过无线遥控,在高压电线上进行检修,准确地拧紧了一个松掉的螺栓。这就是带电作业中心研发的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诞生于2015年1月7日。
“以前,如果高压线路有问题,是需要停电处理的。”带电作业中心高级工程师牛捷说,以110千伏线路为例,停下一条线路,会影响到几万户居民。尤其是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的特高压,一旦投运更是很难停电检修。但如果人工带电作业,作业人员的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都要承受很大考验。
“梦想Ⅰ号”因此应运而生,它采用精简的可重构结构,重量仅52公斤,能进入人员无法进入的紧凑线路,对缠绕在输电线路上的塑胶、布条等异物进行带电清除,也可精准地更换绝缘子、紧固引流板等。按一次带电作业避免停电时间2小时计算,1年进行25次220千伏带电作业可多供电量1000万千瓦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未来的特高压线路上,将出现更先进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牛捷说,“梦想Ⅰ号”的升级版“梦想Ⅱ号”即将上线工作,它可以实现自主作业,不需远程遥控,自动跨越行驶路上的障碍,“梦想Ⅲ号”也正在加紧研制。
50多项全自动检测,保障电表计量精准
很多人关心家里的智能电表到底经过哪些严格检测,计量是否准确?记者日前走进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参观了全国*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
在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办公楼一楼大厅里,醒目地张贴着门捷列夫名言:“没有计量,便没有科学。”走进车间,检定仪器上闪烁着红色、绿色的警示灯,一排排电能表通过流水线自动完成检定。从入库到检测出库,全过程自动化的检定,消除了人为失误。
“精准是计量仪器的生命,”该计量中心主任陈向群说,在湖南,每只智能电表安装到户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该计量中心的严格检测,检测项目涉及计量准确性、环境影响性能、电磁兼容性等50多项。
经自动化流水线检测后,计量中心还要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再进行人工抽检复核。同时,省质监部门也将对机检产品抽取20%进行复查,确保从计量中心出去的电表100%合格。据统计,中心已检测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计量中心现有6条自动检定流水线和1座智能仓储库房,一年能够正常检定电能表420万只。日前,这一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被业内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被誉为中国制造在计量领域的典范。
“我们正在推广‘多表合一’,居民用电将更智能、方便。”陈向群介绍,“多表合一”是指通过一块表就能实现水、电、气等的精准计量和信息的远程采集与集成,电力客户只需通过一个手机软件就可实现同时缴纳水电气的费用。
“冰火卫士”,让电网从容面对灾害
夏秋之际的长沙仍旧暑热难消,而在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的人工气候室,气温却被设定在零下10摄氏度。这个直径25米高27.5米的圆柱形实验室里,所有的电力设备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研究人员胡建平走入其间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冰灾、山火、雷电、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极易造成电网大面积崩溃和停电。2008年南方电网艰苦的抗冰经历,给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博士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在他的带领下,该中心开始进行电网防冰技术攻关。
为了收集现场第一手冰情资料,陆佳政和技术人员曾连续三个春节驻守邵阳、郴州、娄底等高寒山区的输电线路冰情现场。为解决冰雪天气下监测摄像头易发生结冰的难题,大家在低温的人工气候室进行了300余次试验和改进。为解决直流融冰装置谐波和造价问题,科研人员先后对十余种融冰拓扑方案进行论证,出具了长达1000多页的仿真计算报告。
目前,防灾减灾中心已经开发了国际首套电网覆冰预报系统,成功解决了电网冰情预测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了输电线路覆冰自动监测系统,为电网抗冰提供了清晰的信息支撑;发明了国内首台直流融冰装置。
电网防冰系列成果,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全国冰灾易发的10多个省份,成功应对了自2009年以来的42次不同程度电网冰冻灾害。
此外,为了加强电网山火防治,中心的科技攻关团队在经过300多天上千次配方试验后,成功发明了具有小流量防复燃性能的灭火剂,研制了垂直扬程达500米的移动高效灭火平台。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6省市区成功应用。(周月桂)
(原标题:带电机器人守护特高压——看湖南电网那些跻身全国前列的创新成果)
All new products and surplus products of the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discontinued products of the original manufacturers. We are not an authorized distributor or representative of any of the above manufacturers (except for brand authorization). The trademarks, brand names and brands appearing in this agreem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manufacturers.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ed
Phone(WeChat/Whatsapp)
+086-18144100983
No 1134 Jimei North Road, Jimei District
Hong Kong Office:
Guan Tang District, Hong Kong,